通读了网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一个独立人士,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下一次这样的文件起草有帮助。
我觉得这个事情五五开,好的地方是出了这样一份意见,接下来大家就不用等了,就可以开始干活了;不足的地方如下:
一、严重忽视了企业家的作用。
看完意见,我相信这份意见的起草从头到底都没有咨询过任何企业家的意见,也相信文件的起草人从来没有经营过任何企业。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上产力”,但同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谈国企改革,不谈企业家,不谈灵魂,实在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我个人做过五年的股权投资人,之所以业绩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特别重视对投资对象的企业家的考察,对这位企业家在公司所建立的文化的考察。如果没有行政的垄断(任何行政的垄断都可以说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在商业的低潮,薪资都不好,是什么力量能够团结团队并攫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和公司的文化起到关键的作用。希望下次起草这样的文件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一些优秀企业家的意见(当然也需要分辨可能的利益冲突)。
同样,我也相信意见的起草也没有征询过任何职业经理人的看法。
本人在外资干了12年,此后,又在国企干了8年。在我看来,国企里面,更多的是职业干部,呵呵。
二、计划经济残留色彩浓郁。
通篇意见,我看到很多“科学”这个词,这是很扯淡的,体现了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而缺少对于不确定性的起码尊重。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所谓的“科学决策”往往是平庸之策,是决策者的“免责之策”。风起于青萍之末,祸起于萧墙之间,好的决策往往来源于在信息不全面和不确定性情况下的企业家的作为“杀手”的洞见和决断,试问中华大地上留下多少“科学决策”后的垃圾产能?
对“科学”的强调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文件起草者对企业家错误决策的焦虑,这也是文件起草者没有企业实际经营经验的反应。企业家做决策,对错之间、优劣之间都是事后验证的,总体成功就好。记得有人评价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说他的决策,正确的大概只有四成,而六成是错的,但是他有能力把这6个错误的决策及时停止,而让那4个好的决策开花结果。
三、因为文件起草人没有企业经营的经验,因此,在对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上,也拿捏不好。
管理层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怎么评判?如果是从企业的盈利入手,就有可能导致管理层的短期化行为,压缩研发支出和人才培养,竭泽而渔,当期利润好了,但企业的价值降低了。
如果从公司的市场价值来看,相信经历过2015年股市大波动的人都知道公司的股值可以多不靠谱。这里也并没有“科学的判断”,需要专业人士的拿捏,希望下次起草文件的时候可以咨询专业投资人士的意见。
四、对党的领导的过分强调实际上体现了文件起早者的利益。
我们当然需要党的领导,但有时候过分强调实际上会损害我们党的利益,因为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就会牵涉到具体的一个一个的党员干部,而不是抽象的党委。
对国有企业来说,党的领导已经在各级行政机关、各级主管机构、董事会的人员、管理班子的选聘方面都有充分体现,如果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可以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而在企业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公司党委的干部,如果不是业务条线的,就比业务条线的干部更懂业务?我们准备让这些不懂业务的党的干部来管什么?如果党的干部和公司经营班子、董事会重叠,那多一道重叠的程序会增加企业的价值还是损害国有企业的价值?
我们党的干部内部在分配体制上有比较大的压力,在企业的日子有机会比较好过,在机关的比较清苦。通过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机关的干部,尽管不懂业务,也可以比较容易地空降到企业去,拿企业的待遇,再熟悉几年业务也就成为业务的领导了。这个,牺牲国有企业的效率,我真的不知道是在增加国有企业的价值,还是在增加机关干部的价值,呵呵。
机关干部的价值是否一定要通过空降国有企业党委这种可能损害国有企业价值的手段来体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的时间段,各位党员最好还是牢记入党的誓言。
综上所述,这份意见体现了文件起草者(机关干部)的利益和局限性,文件起草者不懂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不知道企业实际经营所面对的挑战,忽视了企业家的重要性,基本上不懂职业经理层,属于纸上谈兵,建议下次可以咨询相关人士的建议,甚至可以外包给咨询机构起草。
但是,毕竟,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改革的意见,“有”肯定比“没有”好很多!